DeepFog Blog

深霧遠東通訊所

再游苏州

发布于 # 旅记

缘起

在上海呆了将近两周时间,觉得这座城市有点严肃和无聊,偏商务了一点,而上次苏州一行略显匆忙,且由于仲夏烈日,多数时间在民宿睡过去,而今又在上海暂居,两座城市离得近,遂在五号下午时临时起意,订了次日凌晨到达的票,准备再游苏州,顺带着点中秋姑苏赏月的意蕴。

十月六日

从上海坐动车一个小时就能到苏州,在车上甚至屁股都还没坐热,虽然五号的休息很充足,但一到候车室还是感觉很疲惫。

眯了一会就听到列车播报到达了苏州站,下车出站,此时天还没亮,地铁也没有运营,看了一眼公交的时刻表,还好,公交五点就发车。在车站的KFC点了碗粥趴了一会,一边感叹着苏州站建设和运营的是真的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苏州没有机场的原因,凌晨时分仍然有电子巡警在出站口巡视着,也有很多在此出站的中老年人在过道两旁休息,KFC出来片刻便有工作人员在开着清洁车清扫。我也动身前往附近的公交枢纽等待发车。

在公交枢纽等了片刻,这里同样,一大早就聚集了很多人,也是多为中老年,提着泡沫箱、行李箱、塑料桶等行囊,看起来都很疲惫,从公交车上车刷卡的声音可以判断是从外地赶来苏州团圆或者从外地赶来务工,原先为苏州市民的大概率会刷老年卡、交通卡,而初次到达的则较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操作,后者大部分也不用刷票,直接进去就算了,司机也不会管的,因为公交的目的以便民为主而非盈利,长三角这些经济发达的地方都应该如此也需要显现出对初次外来人群的包容。我的上海交通卡是交联的版本,苏州理所应当的在支持列表里,NFC滴一下就好了。

有一位大叔上了车但是不知道怎么刷票,来问我,我本想跟他说其实不用刷也行,但思索片刻后还是帮他打开了入口,他的手机屏幕上贴了一层膜,这层膜的四个角已经残破且泛着黄。

我很同情那些凌晨仍然在路上不得休息的人们,更何况今天是中秋,合家团圆的日子,整个苏州站和公交枢纽站像我这样的学生很少,零星而已,而上面提到的人却很多,苏州站的主道两侧躺着、公交枢纽的台阶上坐着,这些地方很热,空调都没有,其实旁边就有平价的钟点房,其实旁边就有KFC、麦当劳这种24h营业的店可以坐着,但是进去的人却不多,大家双眼惺忪,双手抱着复合材料的手提袋,张望着那些写着数字各种标识的导视,苏州的导视系统很先进,显眼的颜色、大大的标识,但是这些流动人群们并没有时间学习导视系统,只能在试错中适应。

凌晨到站,弄得我也浑身不舒服,我的意思是可以省下一晚的住宿有完整的一天游览,也是他们中的一个而已。

天上明月圆了一轮又一轮,可惜只在天上。

我在北寺塔下的公交,天还黑漆漆的,路灯还亮着。我一个人在凌晨五点的苏州街头走着,四下寂静,基本上没人,偶尔能看到几个,也是凌晨出来的年轻人或收垃圾的工作人员。走了一段路,看到我想吃的苏式面馆已经开了,但是还在准备食材,在那坐了一会,点了一碗虾仁炒肉面和酸梅汤,面出乎意料的好吃,面条比较细,造型算是鲫鱼背,汤底很香很好喝,浇头里的虾仁和炒肉中规中矩,毕竟也就那个味,不指望能惊奇到哪去,倒是浇头的蔬菜什锦清爽好吃,酸梅汤是用梅子陈皮这些泡的,里面有梅子核,价格在江浙沪地区正常,店名叫“美味斋”,北寺塔附近那家。吃着吃着精神气大增,不是那么疲惫了,此时天也亮了,在附近街道溜达了一会后回到了报恩寺门口。

报恩寺要七八点开,此时还没到时间,还得在附近消磨消磨时间,到了塔下的一个小巷子,走到尽头是一户人家,那户人家门口停着一辆电动车,车下居然有一只橘猫,那只橘猫看到我就喵喵喵起来,往我腿边蹭,特别乖,在那撸了一会猫准备走居然跟了上来,于是又消磨了一点时间。到塔前的一家咖啡店休息了一下后报恩寺总算是开了,我立马进去,没想到里面已经有人在焚香祷告了,在各大殿逛了逛后往后走,有个小门,小门后面就是一个别致的无名园林,其实我在地图上已经看到了这片绿色区域,但没想到藏的这么隐蔽,进去后别有洞天,水榭、假山、小桥、造景…一般园林该有的这里基本都有,里面除我之外只有一两个人,后面只有我一个人,在谢上小睡了片刻,整座园林仿佛为我私有,也真正感觉到了古人的私趣。

中式园林讲究人在景中,原为高官显贵辞官后颐养天年之处,现在开放出来,人潮涌入,自然体会不到古人真正私人享受喧嚣中取静的怡然。上次到访苏州来的是人气火爆的拙政园,人群拥挤,阳光曝晒,只觉得像一个普通的大公园,拙政园大且景观丰富,营造技巧高超,奈何名气实在大,人人都想一睹江南园林的风采,但其实在时间早、人少的园林才会有真切的感受,最好再来一壶茶,最最好还有空调。现在经商的人都很聪明,知道人们也想体验一把“文房雅趣”顺带在炎热的天气吹吹空调,纷纷在园林中开设茶室,北寺塔园林算是良心,最便宜的茶炒青,可以在园林中吹空调吃茶四个小时,不过我六号去的时候还没开。

小园子净化了我的心,使我宁静。我吭哧吭哧地感到了苏州美术馆,想一睹这座淡雅优美城市的美术调调。然而我在门口的咖啡店坐了四十分钟进去的体验却是很差,只能说当地政府好像并没有在美术馆上下什么心思,里面非常非常普通且作品稀疏,只有两层一点点的作品,完全没有中华文化宫给我带来的震撼,也有可能是中华文化宫把苏州美术馆的展品借走了。总之,苏州美术馆低于我的预期,完全没有省GDP第一市的美术馆水平。离苏州美术馆不远,有一个苏州丝绸博物馆,这个丝绸博物馆以织造为主题,毕竟苏州在古代是织造业重地,这个前缀长一点的丝绸博物馆比市美术馆要好太多,整个场馆策展都比较有意思,摆了很多座位沙发,让我无压力看展,空调也给的很足。主要里面有真人实物表演织布,对于免费场馆来说,情绪价值给满。丝绸博物馆前的一小块空地旁有一个楼梯,是有关织造的未来相关的展厅,这个展厅在二楼,由于城区建筑较为低矮,这个展厅能够清晰地看到北寺塔的全景,并且策展方也利用了这块景观设计了一些透明屏幕之类的,这个展厅往里走,里面还有个楼梯,侧边是个隐蔽的厕所,往上走就是一个观景台,这个观景台是观赏整个北寺塔和苏州城区的绝佳地方,但白天还是很晒的,并且我去的时候塔正在修缮,塔身上全部安装了施工架,观感差点意思,修缮工作大概要到本年十月中结束。

中午时分,在平江路逛了逛,但是整个商业体比较便扁平,总是那几个特色菜和商拍,要么就是标榜网红,实在没意思,往旁边走基本上是民居,也会看到所谓“主理人”茶舍,这种在上海卖咖啡在苏州卖茶的套路缺乏了点心意,是否买点义乌小商品装点在室内就能自称为主理人了?开在热闹地方的偏僻之处,说白了就是希望有顾客来当待宰羔羊又希望贴个“隐世”的标签,资金问题而已,店门照片写上价格还好,顾客进来就给上茶再说费用拿准人们怯生的心理才是恶心。不知道经济下行、通货紧缩的现在进行时下这些点会怎样。故此,来了景区后我反而更偏爱连锁店,起码一个价格、一个味道。

但鉴于此行,我还是挑了家大众的小吃店,点了碗苏式绿豆汤和泡泡混沌,一共13人民币,倒是便宜。网络上有很多人说苏式绿豆汤怎么样怎么样,说味道像牙膏的也有,不过我喝着还行,薄荷味并不刺激,反而很温和,里面有红绿丝、糯米、蜜枣、绿豆,冰冰的甜丝丝的,还是很清爽的,燥热天气值得喝一喝。泡泡混沌则一般般,只能说对得起它的价格,店里有免费的薄荷水,我吃完接了一杯,薄荷水居然是滚烫的,我拿着装着薄荷水的小杯子在外面的烈日下一点一点地喝,满头大汗。

下午太阳太毒,下午做轨交到了苏州博物馆西馆,其实上次起一直想去本馆逛逛,本馆的建筑在外面看就非常有意思,奈何贝聿铭大师的名气太盛,一直约不到票。西馆近虎丘,出来跟着导视标识要走一段很长的商业体,进到场馆里可以感受到建筑设计的现代,人虽多但不拥挤,有免费的寄存柜,文创周边商店也还算可以,不知道是苏州博物馆的名气太盛还是怎样,七月出行在广州时上下九居然也有苏州博物馆的周边店,还有很多人流,至于性价比只能说一般,文创商品一贯这样,卖的设计。

西馆很大气,每层都在两侧设了不同的展馆,而展馆则根据室内几个近乎圆形的独立空间分阶段讲解,之间用廊道连接,空间利用的很巧妙,但是我有些迷路。但是有些石质展品都是直接暴露在外的,虽然写有请勿触碰的标识,但免不了有人去触摸,使得石质展品表面有一层很难看的包浆疙瘩。金砖主题的那里在金砖原品的旁边放一块金砖可供游客互动这种就做得挺好,整场走下来还是比较累的,腿酸,幸好展区外面都设了座椅供游客休息。有很多工作人员都举着请勿喧哗的小牌子,但长假期间确实没啥用,该喧闹的还是喧闹,毕竟公众场所。策展方面,是我逛过的博物馆中的中上水准。

临傍晚,我坐着巴士到江苏按察使署旧址逛了逛,其实那里啥都没有,我指望能有一些残迹游览,但其实那一块都被用作餐厅等场所了。

我骑共享单车到了附近的地铁站,坐地铁到了星波街地铁站,星波街附近全都是住宅区,我去是从社交平台上刷到了这附近的草坪风貌,我在附近张望了很久都没看到低矮的草坪,往前走了一段才看到算是草坪的空地,只不过草的质量不行,也有很多黑白相间的蚊子。但这边临近金鸡湖,傍晚时景色算个怡人,附近有年轻人在露营烧烤,看着很悠闲美好,我在草坪上坐着看了一会日落就离开了,离开时有人开着带动力的划水机从湖对面滑倒我这边来,看着很刺激。我走在回地铁站的路上,没想到有更刺激的,有人从高空直接滑翔下来,这附近都是住宅楼,可以想到苏州人的松弛,随后淹没在了楼宇之中。

后来我才知道我走错了地方,应该是对面的那片草坪才对。

晚上,我坐轨交到了七里山塘,人非常多,非常非常多,我本以为中秋节待在家中团圆过中秋会让人不这么多,但是我想错了。我进去就有点想离开,因为害怕发生踩踏,但还好像山塘这种成熟的景区人流管控也非常老练,虽然拥挤但有序。警察组织了很大的通道让游客通行,里面实在没什么意思,跟大多数古镇一样的套路,商业体单一,因为价格昂贵,没什么想吃的想买的,来到这里也多半是我凑热闹然后喜欢这种古旧江南的氛围。人群拥挤,刚好我的朋友也在此处,遂到一家连锁面馆吃了饭。山塘街亮起屋檐上线性的灯光,效果平平,线性灯光太具侵入性,显得太突兀,现在有很多古建或仿古建都提了提审美,学会了用摇曳的点状光源或直接藏光一片一片地照亮墙体,比线性光源要有“古意”且优雅得多。而且还有很多店家使用冷色光,与这种仿古感更接近的应该是与烛光类似的暖光,冷光在周围一堆使用暖光的建筑里显得格格不入,显然景区没有在灯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然而景区在商家店招的统一却显得呆板乏味,全都是上酱油色的木牌匾上用激光打印打上恶心的电脑字体,缺乏个性又流水线,当代并不缺乏擅长书法和设计并且拥有审美的人,在这些地方显然可以派上用场,甚至找刚毕业的设计提几个字也比这些好得太多,用人成本已经很低,有这种需求却讲用人市场饱和,可见只是降本而已。

用完晚饭,时间已经较晚,我也已经累了,回到了订的一家民宿休息,后来到了,其实才发现这不算民宿,只是廉租房空置用来日租给旅客。下榻处在平江悦,周遭已经有了成熟的商圈,旁边有一家万达,也近地铁。我挺害怕以低价入住这种地段商家怕是有什么不可言说的秘密,然而其实那个叫做“平江悦”的地方基础设施破旧,里面的房间也不是很干净,在楼下能看到很多社会闲散人士游荡,后来才知道那里是当地有名的红灯区,住了很多“网红”,穿着精致的服饰在这样晦暗、邋遢的场所的男孩女孩们总是让我感到一阵违和感。进入公寓的信息采集繁多,而且看着不正规,我挺害怕信息泄露的,反正这些大楼底下、大堂里面总让我不安。房间是LOFT房型,一般住宿场所是LOFT都不会有什么好事,飘窗的垫子上还有一片液体干透后的污渍,不过介于经济状况也就算了。

十月七日

由于昨日晚上我没洗头,让我七日的游览从开头心情就有点烦躁,本来在八日的返程我准备在七日就回去。退了房到怡园去,可能是我那天去得早而怡园较拙政园名气较小的缘由,怡园中的人算是少的,回想六月前往拙政园的那次,即便是“淡季票”,人也非常多,多到整个园子拍张照就有人入镜,想拍不到人只能往天上拍,导致我在拙政园的体验感非常差。怡园好的多,人少的园林才是真园林,票也便宜,七块钱而已。里面前庭的石榴树很有意味,可惜我没有相机,手机拍照不好。到园林拍照很方便,只要一味地把曝光拉低就能出很好的效果,四下都是前人造好的景。整个园林的动线也有设计,包围着中间的池子展开,可能是小巧的原因,像拙政园那种体量则需要带一张导览图,否则难以看到全部景色。

一直觉得江南园林造景中的假山非常有趣,山石把人夹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只有往前走才能寻得景观,而其中一些通道狭小,甚至可以称作是缝,需缓行通过,假山四处可以支撑身体之处都被磨出了包浆,看起来跟玉石一样。假山中的路蜿蜒纵横,有时候以为出来时,发现前面还有路,还是很有趣的。

整座城市的小猫咪挺多的,这座园林也有小猫咪,怡园的小猫还会在屋檐上走,偶尔下来对着游客喵喵喵,很是可爱,我盯准了一只在草丛里的白猫,但是它在那睡着了,我看了好几遍都没出来。

园林里还有老阿姨唱戏,但是她们占了很多地方,工作人员试图劝阻,但毕竟老年人,也不便动手动脚,也只能看着她们唱了。我倒觉得无所谓的,古旧的园林搭配戏曲的腔调也是很有韵味,两者本身就是相配的。我在里面逛了很久,这座园林被精细养护,堂中的花瓶中的花有专人更换,玻璃也时时有阿姨擦,总之,怡园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值得它的票价。

临近中午,出园在旁边全家随便找了点东西填了填肚子看,骑着自行车到地铁站坐地铁去了西园寺,也就是西园戒幢律寺,五元的门票,里面塑像很多,有著名的千手观音,可由于是宗教场所我也不便拍照,大多数人来也就是听说这里猫很多,可以吃素面、菜包子这些,但并不清净,人非常多,天气燥热,我也静不下来。售卖素面的处所前大排长龙,我不想冒着大太阳排队,毕竟我既不是佛教徒,早先也尝过了苏式面的味道,为了尝一口寺庙之名的素面实在没必要。猫确实很多,人也多,人围着猫,还要踮起脚去看猫。里面人非常非常多、非常非常嘈杂,我请了三柱香拜了拜,然后在里面坐了一会,订了回上海的票。西园寺后也有一块园林,可实在没啥意思,流通处卖的东西太贵了我买不起。

寺庙中歇了一会后我又坐地铁到了报恩寺周边,大众餐馆吃了碗混沌,一般般。又进到了北寺塔后面的园林里,六号来的时候太早了,里面的茶室还没开,现在来的刚刚好,外面实在热,进到里面,点了一杯炒青坐下。报恩寺茶室低消是20,就是一杯炒青,应该是园林茶室里最便宜的,而且由于没多少人知晓此处,多半是本地的老年人来此喝茶,里面开了空调,桌几明亮,从雕花窗映照在室内的绿通过桌子反射,屋内充满了绿。我非常喜欢整个茶室的氛围,没有张扬的灯光,而是采用了微弱的暖光照明,尊重了原始的效果,窗外的自然光透过树叶引入,喝一杯炒青,心旷神怡。室内室外的强烈明暗对比,让室外的园林景色侵入屋子里,使屋子延申了园林的景。桌子两边堆了经书这些,拿起看看,看不懂。

时间缓慢,夏日悠长,可也迎来了结尾,于初秋不脱暑热的天气再访此地,我心感慨万千,六月的出游糟糕,可我也再也无法在这样自由的年纪与你复现旧景,再探年少时光,你我的交集也会逐渐淡漠。

是于 2025年10月11日